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
编号:13304269
超分子水杨酸外用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9期
     2.2 治疗方法:治疗前患者均彻底清洁面部皮肤,并按要求拍照存档。治疗组采用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皮损处涂抹30%超分子水杨酸,停留于面部15~20min后彻底清水洗净,2~3周治疗1次,根据皮损轻重程度不同治疗1~3次。院内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回家后每天使用2%水杨酸凝露点涂于粉刺、炎性丘疹等皮损处,2次/d,皮损明显好转后改为每晚1次维持治疗,直至完全消退;对照组仅采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患者在每晚睡觉前涂抹阿达帕林凝胶1次,并轻轻按摩。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期间注意避免搔抓刺激和化妆,避免与其他剥脱剂同时使用,并注意保湿和防晒。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

    2.3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2-4]:指定专人按统一标准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每次治疗前常规拍照,同时记录痤疮皮损的数量及痤疮色素沉着、瘢痕深浅程度。用数码相机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的病灶变化。疗效评定由两名没有参与临床治疗的皮肤科医生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照片进行疗效评估。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痊愈:皮损减少率≥90%;显效:60%≤皮损减少率<90%;好转:20%≤皮损减少率<60%;无效:皮损减少率<20%。总有效率=(显效+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2.4 患者主观评价:治疗结束后由患者自行评价,包括皮损数量改善度、皮肤光泽度、油性程度,按改善、轻度改善和无改善三个等级进行评价,同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6 字符